24小时咨询电话:400-8135555

参加网络助学的考生在学习过程结束后,可取得课程学业综合评价成绩。课程学业综合评价成绩以40%的比例计入总分。即:

课程最终成绩 = 课程学业综合评价 ×40% + 统考笔试成绩×60%

课程学业综合评价成绩由四部分组成:平时表现成绩占20%;平时作业成绩占30%;平时测验成绩占20%;终结性考试成绩占30%。

举例说明

某社会考生选择了《大学语文》的课程学业综合评价。基本要求为:

(一)平时表现成绩

  平时表现成绩包括学习时间10%和网上班级活动10%。

  学习时间包括学习时长和登录次数两项。

  1、学习时长:

  考核标准:实际学习时长与要求学习时长的比例,作为该项考核的标准。实际学习时长大于或等于要求学习时长,则该项得分为100分。

  例:课件的总时长为50小时,则要求学习时长为30小时;考生实际学习时间为15小时,则该项考核成绩为(15÷30)×100=50分。

  2、登录次数:

  考核标准:实际登录次数与要求登录次数的比例,作为该项考核的标准。实际登录次数大于或等于要求登录次数,则该项得分为100分。

  例:某一门课程的学分为5分,则要求登录次数为20次;考生实际登录次数为17次,则该项考核成绩为(17÷20)×100=85分。

  3、网上班级活动:

  课件提供方必须提供互动答疑活动(考生随时可提问,课件提供方在24小时内予以答复),除此之外须根据学科特点组织其他班级活动,并对考生的参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。

  考核标准:互动答疑等班级活动的综合评价为考核依据。

  例:考生积极参加互动答疑等班级活动,与老师、其他考生积极互动交流。根据考生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评分,满分100分。

(二)平时作业成绩

  平时作业成绩通过学习过程中课程随机出现的知识点测验进行考核,占30%。可以反复做,目的是鼓励考生多做练习,通过反复练习巩固学习。

  考生在学习课件过程中,大约每隔15至20分钟会弹出一个知识点测验(按知识点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一题弹出)。知识点测验弹出时,课件暂停播放、学习时长暂停累积,考生做完题之后课件继续播放、学习时长又恢复累积。

  考核标准:知识点测验可以反复做,做对一次即可得分。取所有知识点测验的正确率比例,作为该项考核的标准。

  例:共有100个知识点测验,考生共做对了90个,则该项考核成绩为(90÷100)×100=90分。

(三)平时测验成绩

  平时测验成绩是课程每个阶段之后的2-4套“阶段测验”,用于检测本阶段的学习效果,占20%。

  根据课程内容和知识点分布情况,将课程分为2至4个学习阶段。每个阶段之后设置一套阶段测验,按学习阶段所包含的知识点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组卷而成,用于检测本阶段的学习效果。

  考核标准:阶段测验可以反复做,取最高分计入成绩。取所有阶段测验的平均正确率,作为该项考核的标准。

  例:共有5套阶段测验,考生分别得分为90分、100分、85分、100分、80分。该项考核成绩为(90+100+85+100+80)÷5=91分。

(四)终结性考试

  在每次笔试考试前的某一规定时间内统一组织上机考试或APP考试,占30%,终结性考试是从题库随机抽取组成综合考查试卷。

  考核标准:为增加随机抽题的公平性,允许考生最多抽取两套题,取两次答题中较高分计入成绩。

  例:考生两套终结性考试试题分别得分为90分、60分,取两者中较高分90分作为该项考核成绩。

考生实际学习情况:

  考生甲选择参加了《大学语文》的网络助学,并选择在2024年10月考期将课程学业综合评价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。在2011年10月考试开始之前,课件返回的考生各考核项得分如下:

考核项及比例 实际得分
平时表现成绩 20% 学习时长 10% 85分
网上班级活动10% 100分
平时作业与平时测验 50% 平时作业成绩 30% 90分
平时测验成绩 20% 91分
综合测验 30% 90分

该考生课程学业综合评价

  =(85×10%+100×10%) + (90×30%+91×20%) + 90×30%

  = 90.7分

根据安徽助学成绩上报相关要求,采取全都进位上报整数的规则,90.7分上报91分。

  最后该考生的《大学语文》笔试考试,取得了58分的笔试成绩,则该考生的课程总成绩

  = 课程学业综合评价×40% + 笔试考试成绩×60%

  = 91×40% + 58×60%

  = 71分(四舍五入后)